
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机械弹性储能用涡卷弹簧优化设计
日期:2025-01-30 16:26:03 | 作者: 爱游戏平台app官方下载
以第三节中采用传统方法设计完成的长方形截面 涡卷弹簧为算例,建立涡卷弹簧储能容量的数学表达 式,并以储能容量最大为优化目标函数对涡卷弹簧进 行优化设计。
卷紧时的圈数 n2(r) 涡簧有效工作圈数 ⊿n (r) 强度系数 m 有效系数k1 弹簧外端部固定系数k4
基于表 1 的设计参数,得到接触型涡卷弹簧的结 构如图 2 所示,其中(a)为涡卷弹簧结构示意图,(b) 为实际制造完成的储能箱图(涡卷弹簧绕制于储能箱 中)。
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 29 届学术年会,湖北宜昌:三峡大学,2013
(b) 实际制造完成的储能箱(涡卷弹簧绕制于储能箱中) 图 2. 机械弹性储能机组储能箱
传统涡卷弹簧设计方法仅保证涡簧工作转数最大, 并不能满足机械储能装置对储能容量的高要求,而涡卷 弹簧作为机械弹性储能装置的储能媒介,提高其储能容 量对机械弹性储能装置是十分重要的。
随着间歇式电源在我国的快速发展,储能技术发挥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既可以提高传统电力设备的利用 率,也有利于新能源间歇式电源的入网[1]。目前,从储 能方式看,有物理储能[2],如:抽水储能、压缩空气储 能、飞轮储能等;电磁储能[3],如:超级电容器储能、 超导磁储能等;电化学储能[4],如:蓄电池储能,燃料 电池储能,氢储能等。从电力系统运行角度看,储能技 术需具有足够大的储能容量,而现今只有抽水储能满足 大规模储能的要求,其他储能方式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均
E=206000N/mm2。本节依据JB/T 7366-1994《平面涡 卷弹簧设计计算》进行设计参数和弹簧尺寸的选择,
按外端为V型,查得外端固定系数k1=0.85。选取 d/h=30,查得有效系数k4=0.85,其中d为芯轴直径,h 为弹簧厚度。
是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涡卷弹簧之一。传统设计中,一 般以经验公式来对接触型涡卷弹簧进行设计计算[10]。
出转矩为Treq=3.75×104N·mm,有效工作转数为 15 转, 材料为Ⅱ级热处理弹簧钢带,其硬度不小于
48-53HRC,外端为V型固定。 给定材料的抗拉强度σb=1646N/mm2,弹性模量
本文以永磁电机式机械弹性储能机组为例简要介 绍机组结构组成[9],机组构件包括储能箱(内可装配 多根涡卷弹簧)、动力传动机构(齿轮变速箱)、储 能电机(永磁电机)、双向变流器、断路器和控制系
阐述如下:储能时,永磁电机通过齿轮箱带动芯轴将储 能箱中的涡卷弹簧拧紧,将电能转换为弹性能存储于涡 簧中;此后,利用刹车装置维持涡簧的拧紧状态,直至 收到能量释放信号;释能时,涡簧作为动力源,通过齿 轮箱驱动永磁电机转子转动,进行发电,将弹性能转换 为电能。
涡卷弹簧作为工业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线],而作为机械弹性储能机组的核心元件, 提高其储能容量有利于机械弹性储能机组的能量存储。 为此,本文简要介绍了机械弹性储能的工作原理,并以
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 29 届学术年会,湖北宜昌:三峡大学,2013
传统经验公式法设计并制造了一个涡卷弹簧,在此基础 上推导了涡簧的储能容量表达式,然后,基于微分进化 算法,以储能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,对涡卷弹簧进行了 优化设计,以期提高其储能容量。
n1和最大工作圈数n2可分别用式(5)和(6)表示。最小工 作转角φ1和最大工作转角φ2与圈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 为:
摘 要:涡卷弹簧(Spiral Torsion Spring, STS)作为机械弹性储能(Mechanical Elastic Energy Storage, MEES)装置的核心元件,对其来优化设计可提高其储能容量。首先,简要介绍了机械弹性储能机组 结构与工作原理,采用传统经验公式法设计制造了一个涡卷弹簧;在此基础上,推导了涡卷弹簧储能 容量的数学表达式,并以此涡卷弹簧优化问题为例,以储能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,考虑相关的设计约 束条件,运用微分进化(Differential Evolution, DE)算法对涡卷弹簧进行了优化设计。优化设计根据结果得出, 涡卷弹簧宽度和厚度均取优化范围的上界,强度系数取约束范围下界,其储能容量较传统设计提高了 153.823%,实现了优化设计的要求。
资助信息: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优先发展领域 (001),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(11MG40),新能源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(201209)资助。
未成熟[5],但抽水储能对地理环境要求比较高,持续不断的发展、 改进现有储能技术并研发新的储能技术是十分必要的。
基于此,本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弹性的电能存 储技术思路与系统性方案,并设计了联动式机械弹性储 能机组[6-7],该机组选用接触型涡卷弹簧作为储能介质, 与其他储能方式相比,机械弹性储能机组运行维护方 便,对工作地理位置和环境没有特别要求,具有诸多的 优势;将多个独立储能箱串联运行还可构成联动式储能 箱,增加机组的储能量,此外,将多个单元机组联合运 行可组成机械弹性储能站,实现大容量储能。
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 29 届学术年会,湖北宜昌:三峡大学,2013
(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, 华北电力大学,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3)
下一篇:美力科技(300611SZ):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绷簧处于小批量交样阶段还没有量产